甘肃肃北:北斗短报文帮助牧民放牧近年来,甘肃肃北县应用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通过“山下云上”小程序,可在线看到所有羊群的放牧轨迹,实现草原资源科学化监管,推动畜牧业发展与草原生态保护协调共进。当地给牧民配发了北斗手持终端机,当牧民穿过没有信号区域时,可以随时与其他手持机使用者或者乡政府取得联系,手持终端机中内嵌的北斗放牧APP还能为牧民提供定位坐标、前方地形,使牧民的转场之路更加安全、更加省时。北斗守护中欧班列1100万标箱货物安全运输11月15日10时20分,随着X8083次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团结···
眼下,正是南泥湾千亩稻田插秧季,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搭载北斗导航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稻田显身手,开启延安市水稻种植智能时代。 与传统插秧机相比,无人设备不仅实现了北斗厘米级株距控制,更将原本需要4到5人配合完成的插秧工作,减少到1人。2025年,南泥湾水稻种植过程中还实现了无人机施肥等作业,全方位提升种植效率。 编辑:周雁
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内蒙古鄂尔多斯鄂托克旗的农业生产也加快了速度。今年,农户借助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为生产按下“加速键”,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在阿尔巴斯苏木巴音陶勒盖嘎查的田野上,搭载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农机正沿着预设路线匀速行进,驾驶员不需要操控方向盘,农机也能稳定前行。 搭载了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农机相当于装上“智慧大脑”。作业前,农户根据农田的实际面积、形状等参数,在驾驶室的屏幕上设定好起点和终点,农机就能沿着规划路线直线行驶。凭借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农机可以完成施肥、铺设滴灌···
每年六七月份,牧场翠绿无边,草原上的牲畜也进入夏季长膘期。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助力下,多地科学放牧、智慧放牧深入推进,“牛羊跟着水草走、牧人跟着牛羊走”的传统放牧模式成为过去时,“一边安稳地在家看电视,一边使用手机放牧”才是现在牧民们放牧的常态。 牧民们是如何凭借一部手机就可以知道牲畜的位置的呢? 牧民们在牛羊身上安装了北斗定位终端——“北斗项圈”“北斗驼铃”“定位耳标芯片”等装置,通过北斗系统的精准定位,能够第一时间获得牛羊等牲畜的实时位置。 这样,哪只牛羊、在哪吃草、吃的什么草等信息一目了然。···
央视一台 加油向未来报道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智慧牧场基地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video tag.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原书记李纪恒一行考察蒙古国北斗卫星放牧项目2018年应科技厅的指示,赴蒙古国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与乌兰巴托市科技合作会展。同期在蒙古国首都进行的亚太地区国家环保部部长会议的各国领导人,也参观了基于斯拉夫蒙古语的北斗卫星放牧系统及北斗卫星牧井系统,能在广袤的蒙古国无人区远程放牧和远程给牛羊喝水的北斗卫星全球唯一的独特功能给予了高度的肯定,特别是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和中国驻蒙古国大师邢海明给与了高度的评价。